发布日期:2023-10-19 11:23
中国有一句古话叫作民以食为天,自古以来,“吃”都是头等大事,从老祖宗的“烧烤”到如今各种菜系的“争奇斗艳”,中华的饮食文化连贯古今,源远流长。那么对中国传统食物的由来,你又了解多少呢?
下面我就对日常常吃的几种食物做一下介绍:
一、馒头为纪念谁?
馒头是由诸葛亮发明的。
传说在三国时期,诸葛亮在南征孟获时,发现当地人经常吃一种叫“饼”的食品,诸葛亮将饼改良成馒头,并命名“馒头”。
诸葛亮发明馒头的原因可能有多方面,其中一种说法是为了祭祀,而具体记念谁没有明确的历史记载。
二、油条为纪念谁?
油条是为了纪念岳飞而发明的。
相传油条产生于南宋,它的诞生跟宋人对一个奸臣的痛恨情绪有关。秦桧,南宋的主和派宰相,以“莫须有”的罪名杀害抗金名将岳飞,宋人以一种特殊的烹饪方式对此表达义愤:用面条捏成秦桧的模样,放入滚油中炸,借此解恨,所以油条又称“油炸桧”。
三、饺子为纪念谁?
饺子是为了纪念东汉时期的“医圣”张仲景的。
相传张仲景在告老还乡之际,看到有很多流浪在外的人在寒风中瑟瑟发抖,并且发现有不少人的耳朵已经被寒冷的天气冻烂了,因此毅然决然辞去了官职,为那些饱受风寒的人们研究出了一个可以抵御寒冷的方子,这个方子就是祛寒娇耳汤,也就是现如今我们常说的饺子。
四、粽子为纪念谁?
粽子是为了纪念屈原。
传说,在每年农历五月初五,也就是端午节,人们会用竹筒装米,扔进江里,以纪念屈原;也有传说因屈原投江而死,人们用竹筒装米投江,以纪念屈原的爱国精神。
五、面条为纪念谁?
面条是为了纪念花姑而发明的。
相传在秦汉时期,一天,花姑在田间劳作,突然听到附近有隆隆的机器声。她好奇地找过去,发现有一台巨大的机器正在轧麦子。她走过去看了看,觉得轧过的麦子就像她平时纺的线一样,于是就取了一些麦子,回家后搓搓成条,花姑突发奇想,如果用这麦子直接下到锅里,不就成了“面条”吗?于是她试了试,果然好吃,于是花姑就这样发明了面条。
六、烧饼为纪念谁?
烧饼是为了纪念抗金英雄岳飞而发明的。
相传烧饼是抗金英雄岳飞被困在牛皋、朱仙镇附近,士兵们为了纪念他,依照岳飞生前喜欢的烧饼的做法,再加上人们对英雄的敬仰,发明了现在我们吃的烧饼。